你也有肌肉疼痛等現象嗎?恐是肌筋膜症候群所導致!肌筋膜症候群就是當按壓患者肌肉的激痛點時,就會引發肌肉特定的轉移痛,且肌肉和關節就會因疼痛而活動度受到限制。
其實肌筋膜症候群主要是指人體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所出現的症狀總稱;其中容易讓人感到疲勞痠痛的又為隨意肌,當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下,就會使血液不循環,無法幫助體內正常代謝廢物,這時一旦累積過久就會引發疼痛感。
導致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原因有很多,工作姿勢不正確,長期過度使用某些肌肉部位所造成的疼痛是一般坐辦公桌的上班族最常見的致病原因。局部肌腱炎、肌肉緊張、慢性炎症及精神壓力等,都是造成疼痛引發點的原因。
此外,脊椎側彎、脊椎椎間盤突出,脊椎關節面發炎等等問題也都會併發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醫師在找到疼痛的引發點時,往往可以摸到一些較緊繃的帶狀肌肉,壓迫時還有可能產生局部肌肉跳動的現象。這些引發點往往在受到輕微壓迫時便十分疼痛,並且沿著特定區域產生酸痛感,如果能針對這些引發點做治療,那麼便能事半功倍,療效也較明顯。
治療肌筋膜疼痛症的方式中,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是局部引發點的注射,利用特殊的手法以針頭快速刺激引發點,並注射少量的局部麻醉劑後,往往能夠快速有效地解除疼痛。熱敷、電療、低能量雷射、肌肉按摩,以及冷凝噴劑或冰塊按摩配合肌肉拉運動等,也都是復健科醫師常用來治療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有效方法。當然正確的姿勢也是防止復發最有效的方法。
醫師常會根據不同的肌肉,教導患者各種不同的姿勢做牽拉運動,來解除肌肉的疼痛及緊繃狀態,只要患者能配合醫師的指導勤加運動,疼痛常常能有明顯的改善。只要能與醫師密切配合,正確治療,多能獲得持續良好的療效。
要如何防範肌筋膜症候群出現呢?可透過學習正確姿勢幫助改善,包括坐姿時,應膝蓋彎曲90度,且背部緊貼椅背,站姿則收縮腹肌,骨盆維持平衡正中;治療上,則以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導技術(PNF)伸展運動、熱療、電刺激、徒手治療等為主,也可利用肌內效貼布,幫助減緩疼痛。
肌筋膜症候群已成為現代社會常見的毛病,罹患年紀分布各年齡層,尤其長期使用3C產品或是新手媽媽等最為常見;治療期間,患者應隨時注意姿勢調整,切記避免維持同一姿勢長達三十分鐘,多點耐心改善生活習慣且接受治療,一定能遠離肌筋膜症候群上身。
回到最上方
Copyright © 2020 Dajun Dachan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Maya.
大鈞診所大川診所,板橋在地醫療院所
服務項目:
皮膚科,
糖尿病,
骨科,
復健科,
物理治療,X光,皮拉提斯,肌內效,網球肘,媽媽手,門診手術,雞眼,水腫,甲狀腺,乳房,過敏,耳鳴,眩暈,甲溝炎,五十肩,足底筋膜炎,B肝,C肝,巴金森氏症,自律神經,增生療法,PRP,高血壓,脂肪瘤,耳鼻喉科,腸胃科,胃鏡,大腸鏡,無痛大腸鏡,無痛胃鏡,板橋大腸鏡,板橋胃鏡,
健康檢查,
骨質疏鬆,膽固醇,腎臟,氣喘,失眠,睡眠障礙,整形外科,皮秒雷射,picoway,音波拉皮,電波拉皮,雙眼皮,眼袋,臥蠶,舒顏萃,漪漣絲,肉毒,玻尿酸,板橋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