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蟲病是由一種細菌「立克次氏體」所引起,立克次氏體主要存在於鼠類及恙螨體內,恙螨從卵到成蟲的各個發育過程,體內都保有具感染力的立克次氏體;恙蟎幼蟲會潛伏在野外草叢中,伺機攀附到動物或人類身上,當恙螨叮咬動物時,其唾液中的立克次氏體就會從叮咬處的傷口流入患者體內,引發感染。
多數被恙螨叮咬的患者,會在被咬的部位出現偏深色、不會疼痛的「焦痂」,是醫師診斷恙蟲病的主要依據之一;被咬後潛伏期約9至12天,患者會開始產生頭痛、咳嗽、發燒、盜汗、結膜充血、淋巴腺發腫大等症狀,而在發燒4至7天後,身體會逐漸冒出紅色斑狀丘疹,並擴散到四肢及頭臉。若未經治療,可能引發血壓驟降、休克、肺炎及心肌炎等併發症,致死率甚至高達6成。
恙蟲病並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是經由感染立克次體的恙蟎叮咬人類時,立克次體透過叮咬部位的傷口進入人體而感染。恙蟎的動物宿主以鼠類為主,感染立克次體的恙蟎,於其四個發育階段(卵期、幼蟲期、若蟲期、成蟲期)均會保有立克次體,成為永久性感染。
台灣每年4月起恙蟲病病例會開始快速增加,7月時到達高峰,清明時節將至,民眾掃墓祭祖或至山區活動時,經常接觸到恙蟲孳生的草叢環境,疾病管制署提醒民眾可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以避免被具傳染性的恙蟎附著叮咬,在恙蟲病高風險地區活動時,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塗抹蚊蟲忌避劑/防蚊藥劑(含化學成份DEET),並於活動結束後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以做好保護措施,避免感染恙蟲病。如有出現發燒、頭痛、出疹、淋巴結腫大或焦痂等疑似恙蟲病的症狀,疾管署呼籲民眾落實自我保護措施,如有出現疑似恙蟲病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活動史,或有無出入草叢等暴露史,以提供醫師臨床診斷之參考。
回到最上方
Copyright © 2020 Dajun Dachan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Maya.
大鈞診所大川診所,板橋在地醫療院所
服務項目:
皮膚科,
糖尿病,
骨科,
復健科,
物理治療,X光,皮拉提斯,肌內效,網球肘,媽媽手,門診手術,雞眼,水腫,甲狀腺,乳房,過敏,耳鳴,眩暈,甲溝炎,五十肩,足底筋膜炎,B肝,C肝,巴金森氏症,自律神經,增生療法,PRP,高血壓,脂肪瘤,耳鼻喉科,腸胃科,胃鏡,大腸鏡,無痛大腸鏡,無痛胃鏡,板橋大腸鏡,板橋胃鏡,
健康檢查,
骨質疏鬆,膽固醇,腎臟,氣喘,失眠,睡眠障礙,整形外科,皮秒雷射,picoway,音波拉皮,電波拉皮,雙眼皮,眼袋,臥蠶,舒顏萃,漪漣絲,肉毒,玻尿酸,板橋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