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在我們的身體裏,是一個作用非常複雜的器官,它上承食道,下接十二指腸,是一個中空的容器。它每天要忍受冷熱、軟硬、酸鹼食物的刺激,且不斷的分泌、膨脹、收縮及蠕動,將食物變得軟化,送入小腸作進一步的消化及吸收營養,使我們能產生能量,有活動的能力;胃同時也受到情緒的影響,才能使我們享受日常飲食的樂趣,並且攝取足夠維持健康的營養。
胃癌是目前國人前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五位,但值得慶幸的是,這幾年胃癌的發生率正逐年降低,所以因胃癌而死亡的病患比例也逐年下降。雖然如此,但仍見到診斷已十分晚期的病患,這些患者,雖勉強手術治療將腫瘤切除,但復發卻是很難避免,尤其甚者是根本沒有開刀的機會,只能直接到化學治療或安寧療護。其實胃癌常因有類似胃出血症狀,若能早期發現並且接受根除的手術治療,如此一來也就能大幅減少復發的機會。
胃癌的形成原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飲食的習慣與內容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喜吃煙燻及鹽漬物者,胃癌的發生率較高。食物內的硝酸鹽,經腸道細菌還原成亞硝酸鹽,再形成亞硝酸胺,經動物實驗證實,亞硝酸胺為一致癌物,可引起胃癌。
飲食習慣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目前最確定與胃癌相關的危險因子。醃漬食物造成日本人好發生胃癌已是共識,也因此進步的食物保存方式,例如冰箱的普及即被認為是胃癌大幅減少的原因。幽門螺旋桿菌也被認為與已開發國家的胃癌及胃部的淋巴瘤發生有關。目前認為胃癌的預防與術後的治療,幽門螺旋桿菌也應是治療的對象之一。
1. 遺傳:家族內有一人患胃癌,則其他人得胃癌的機會比一般人多2~4倍,另外A型的人較其它血型的人,得胃癌的機會多1/5
2. 萎縮性胃炎:胃酸分泌過低,胃黏膜易形成腸上皮化生,則胃癌的機會增加
3. 胃腺性息肉(指大於2公分以上):有30~40%會有惡性變化
4. 曾經胃切除手術:較一般人患胃癌的比例為12比1,此種殘餘胃癌的發生時間,約為前次手術後15~30年
5. 惡性貧血:發生胃癌的比例較一般為高,約佔6~12%的病例
在胃癌初期沒有顯著的自覺症狀,少數早期胃癌甚至可以完全無症狀
有時胃潰瘍與胃癌症狀很相似,若胃潰瘍經過內科藥物治療四週以上仍無進步,應考慮惡性胃潰瘍的可能性,必要時需接受胃鏡檢查,以便儘早確定診斷。若能有高度警覺心,儘早得到正確的診斷,多半會有很好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