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俗稱「鼻子過敏」,統計上約有四分之一的成人和三分之一以上的兒童為此所苦惱,學齡兒童更高達百分之三十三罹患有過敏性鼻炎。
一、常見行為症狀
過敏性鼻炎的三大症狀:揉眼睛、揉鼻子及清喉嚨。
常見的症狀為連續性打噴嚏、流鼻水及鼻塞等三大症狀,並且鼻子、眼睛、喉嚨常有搔癢感,因此罹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常常喜歡揉眼睛、揉鼻子以及清喉嚨。
二、常見外觀症狀
- 鼻樑橫紋:常揉鼻子的病童,在其鼻樑根部可看到一道道的橫紋;同時鼻子也會比較朝天
- 黑眼圈:病童的下眼袋也會比較黑,這是因為鼻腔內的慢性發炎,導致淋巴液回流不良而造成的
- 丹尼氏線(Danial lines):同時在下眼臉可看到數條由眼角內部向外散開的紋路,由於病童常喜歡揉眼睛所引起的
- 合併鼻塞:慢性鼻塞的結果,會造成張口呼吸、打鼾、嗅覺失靈、中耳炎、聽力減退、頭暈、頭痛以及口臭等併發症
- 鼻竇炎:鼻竇容易得到細菌感染而引起慢性鼻竇炎
- 無法集中注意力:過敏性鼻炎所帶來這些令人不適的症狀,常造成病童無法集中注意力,上課無法專心
三、過敏性鼻炎,分「季節性」、「全年性」兩大類鼻炎
- 「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引起過敏的因素多為花粉與黴菌,這兩種過敏原須在春暖花開及潮濕的梅雨季才會大量繁殖,因此疾病的發生會在每年特定的季節。
- 「全年性過敏性鼻炎」的發生率則常為全年性且會反覆發作,致病的過敏原比較廣泛,例如灰塵或塵螨等。台灣因為地窄人稠,並無大片的土地可供栽殖花草,以全年性過敏性鼻炎為主。
- 患有過敏性鼻炎的病患常會合併其他的過敏性疾病,如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結膜炎、蕁麻疹以及過敏性氣喘,其家族成員中也常會患有過敏性疾病。
四、過敏性鼻炎治療
1. 藥物治療:包括抗組織胺、血管收縮劑、抗發炎等藥物
- 抗組織胺藥物:對於打噴嚏、流鼻水的緩解很有效,但部份抗組織胺藥物有嗜睡的副作用,且長期服用後,部份患者會有效果變差甚至無效的情形:有新一代的抗組織胺藥物,不僅較不會引起嗜睡且為長效型,所以每天服藥的次數可以減少。
- 抗發炎藥物:主要有過敏細胞穩定劑及類固醇(俗稱美國仙丹)兩類。前者只作用在鼻黏膜的過敏細胞上,使過敏細胞穩定,減少鼻子的症狀,主要是用於預防,但常須連續使用三到四星期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 類固醇鼻噴劑:類固醇鼻噴劑直接噴在鼻黏膜,不經口服全身,副作用少,可直接減少鼻黏膜的過敏細胞數量,降低過敏抗體而減輕過敏症狀。類固醇有口服及鼻噴劑等兩種給藥途徑,鼻噴劑由於是局部直接作用在鼻黏膜,全身吸收量只有百分之二左右,長期使用不致於造成如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
- 抗生素:一般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不需要使用到抗生素,但合併鼻黏膜的細菌感染以及鼻竇炎時,就必須合併使用抗生素。
2. 非藥物療法:針對長期發炎,合併有鼻甲肥大,造成持續性鼻塞或合併鼻中隔彎曲症狀,手術的方式有三種
- 鼻甲切除術:將肥厚的鼻甲切除,同時矯正鼻中隔,以改善呼吸通道,而鼻甲面積減少,也有助於減少過敏反應。
- 鼻黏膜燒灼術:可使用電極刀、雷射刀或化學藥物燒灼鼻黏膜,使鼻黏膜縮小。手術簡便,適合懼怕開刀的患者。
- 鼻竇手術:適用於過敏性鼻竇炎造成鼻內鼻肉增生,或是有持續性鼻涕倒流的患者,目前可以採用鼻竇內視鏡手術予以治療。
- 環境控制:屬於非藥物治療的環境控制,避免患童接觸到週遭的過敏原,也是重要的輔助療法
- 減敏療法:使用少量精製過的過敏原(需先做過敏原測試),注射於患者前臂皮膚下,採逐次加量漸進式的方法,刺激病人自己的免疫系統產生保護性抗體,使其免於過敏原的刺激,是較能夠治本且改善體質的療法,但並非全部有效而且較耗時需要定期注射兩三年。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遺傳性的過敏病,可檢測過敏原加強環境控制預防,避免與過敏原接觸;並使用適當的藥物來緩解症狀,反覆地發作症狀影響上課睡眠作息,可依醫囑使用類固醇鼻噴劑治療。
五、過敏性鼻炎的預防護理
- 寢具如枕頭、棉被、床墊等,需定期清洗、曝曬
- 室內勿用地毯、壁毯、及厚重窗簾,勿購買填充玩具給小孩
- 勤用吸塵器打掃環境,冷暖氣的濾網須勤加清洗,勿堆置舊衣物、報紙、鞋子等
- 儘量保持室內乾燥,必要時得使用除濕機並維持濕度於50-65%之間,可有效抑制黴菌繁殖
- 勿飼養寵物,如貓、狗等,並切忌同床
- 室內勿置盆栽,春夏花草盛開之際尤應避免接近
- 過敏或氣喘症狀嚴重者,需常戴口罩、戒煙(包括二手煙)、避免使用芳香劑、蚊香、殺蟲劑等刺激性物品,並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以降低空氣污染的危害
- 規律的運動習慣:運動會使鼻黏膜血管收縮,加上交感神經作用增強,使鼻阻力降低、鼻黏膜腫脹消失,鼻腔得以通暢,因而改善過敏症狀
- 常以溫熱蒸氣或食鹽水吸入並清潔鼻腔,除可清除白天在鼻腔中所累積的過敏原及污染物外,升高鼻腔黏膜的溫度及濕度有助於使黏膜微血管收縮、鼻腫脹降低,鼻腔通氣度因而增加,自然減緩了過敏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