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除了身體的不適外,也影響精神和心理層面,甚至心理和生理的問題還會互相牽連,使病因與症狀表現錯綜複雜,不只病患感到困擾,醫師在診斷與處置時也常感到困惑。
大部份的頭痛,是屬於「良性」的,是不會造成生命或身體重要功能的威脅,然而還是有一部份的頭痛,暗示著有一些嚴重的潛在疾病,需要以有系統的方式加以診斷。本文將簡單探討頭痛的生理病理機制、臨床上應考慮的鑑別診斷,以及應做哪些相關檢查,並提出應提高警覺的情況,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廣義的頭痛包括所有發生在頭部的疼痛,但並非頭部所有構造的刺激或傷害都會造成疼痛,例如:腦組織本身就沒有痛覺神經的分佈,不過它卻是接受訊號,讓人感受到疼痛的中樞。頭部的痛覺神經分佈在以下幾個構造:顱外有頭皮(包括:皮膚、皮下組織及骨膜)、關節(如:頸椎和顳顎關節,後者為下巴張合會活動的部位)、肌肉(包括:頭皮下與頸椎兩側的肌肉)、鼻竇(額竇、上顎竇、篩竇及蝶竇等)、牙齒與眼窩內容物(眼球、控制眼球轉動的小肌肉、脂肪組織等);顱內則有血管壁(動脈、靜脈、靜脈竇)、腦膜(軟腦膜、蜘蛛膜、硬腦膜)與腦神經。這些構造一旦受到擠壓、拉扯或化學性的刺激時,會產生痛覺訊號,傳至大腦的痛覺感受區,病人就感覺到疼痛。
大致可分為原發及續發兩大類。原發者乃無法找出明顯原因的頭痛,包括: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慢性陣發性偏頭痛。續發者則為某些因素造成的疼痛,如:頭部外傷、腦血管病變、其它顱內病變(如:腦瘤、水腦症、腦膜炎等)、藥物或酒精戒斷、非頭部的感染、代謝異常、頭顱各項構造的局部病變,如:顱骨、頸部、眼睛、耳、鼻、鼻竇、牙齒、口腔、或其它臉部的腫瘤、感染、發炎等問題,以及各類腦神經受到壓迫、刺激、損傷而產生的神經痛(如: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等,都可能造成頭痛。
上述各項頭痛原因中,大多數可用藥物緩解,或逐步找出原因以得到改善或控制,但其中隱藏著少數對生命具威脅性的情況,必須進一步檢查並儘快治療,如頭部外傷引發之顱內出血、出血性腦中風、動脈瘤破裂導致蜘蛛膜下腔出血、腦瘤等,這些情況通常需要外科手術介入方能得到改善或防止病情的惡化。
1.頭部外傷
頭部外傷是急診室常見的外傷形態,通常病患無論有無顱內出血,多數都會表現出頭痛的症狀。這類的頭痛程度因人而異,常會伴有頭暈 、噁心感、記憶欠佳、注意力難集中、睡眠障礙等腦震盪症候群,平均約需兩週才會緩解,一般建議病患儘量休息、避免勞心勞力,並適時給予症狀治療的藥物,即可逐漸改善;但若是持續性、逐漸惡化的頭痛,並伴隨其它如意識模糊、言語不清、肢體偏癱、反覆嘔吐、呼吸困難、肢體抽搐等症狀,則必須接受電腦斷層檢查,以排除顱內出血、腦水腫或腦壓過高,這些情況可能需要手術介入。
2.出血性腦中風
腦出血會在密閉的顱內佔據空間,擠壓正常的腦組織,阻塞腦脊髓液的循環而導致水腦症,並造成顱內壓升高,均可能威脅到生命及神經功能。一般而言,出血性的腦中風比缺血性更易引發頭痛及嘔吐的情況,而依出血部位不同,會伴隨不同的神經功能障礙,如語言區出血會造成失語症,運動區出血會使對側肢體乏力,腦幹出血可導致意識昏迷等。遇有此等情況,應儘速送往醫院就醫,以電腦斷層判斷出血的大小與部位,決定是否手術介入,或用藥物及支持性的治療。
3.動脈瘤破裂
顱內動脈瘤通常很小,僅少數會因壓迫腦神經而被發現,大多數平常完全無症狀,一般健康檢查很難發現。一旦破裂,病患通常會感到突發性、爆炸性的頭痛,伴隨頸部僵硬、畏光,甚至意識昏迷。這種情況常被形容成「炸彈爆炸」,接下來要擔心幾件事,再破裂、血管痙攣、水腦症及因巨大壓力導致其它器官的衰竭。電腦斷層及血管攝影是診斷蜘蛛膜下腔出血及動脈瘤的標準檢查,而動脈瘤可用手術夾或血管攝影栓塞處理,防止它再破裂,治療方式需依每個病患的情況及動脈瘤部位「量身訂作」,接著以加護病房監測及多項藥物防止及治療血管痙攣等問題。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病人,尚未送達醫院即已死亡,其餘的病人有部分會遺留長期後遺症,但也有預後相當不錯的。這是一種相當嚴重的腦溢血,當然也不是很容易預防。
4.腦瘤
腦瘤分為原發或轉移兩種,均可因在顱內佔據空間使腦組織受壓迫、顱內壓升高而導致頭痛、嘔吐的症狀,亦因生長部位的不同,而伴隨不同的神經功能障礙。腦瘤與前面幾種原因相異之處在於,其頭痛通常是漸進式的,程度越來越嚴重,時間則依腫瘤生長速度而有所不同。治療上通常需考慮手術切除或切片,一方面移除腫塊、減除腦部壓迫、降低腦壓,一方面得到病理診斷,為後續治療(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鋪路。
大川診所 王祝任 醫師說:大部份頭痛與情緒和壓力有關,通常可藉由生活作息的調整、壓力的釋放和藥物的治療而得到控制或改善。但伴有其它症狀的頭痛,或長期頭痛經保持療法均無改善時,應懷疑是否顱內有血塊或腦瘤等病灶,並安排腦部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而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頭痛,而進一步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