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科別

服務科別

尿毒症

一、什麼是尿毒症

 

『尿毒症』聽起來好像是很可怕的名詞,簡單地說,當腎臟功能減退無法將血液中原本由尿液排出之代謝廢物或毒素排出體外,造成過多毒素堆積在血中,引起不適的症狀稱為尿毒症。

 

 

二、會導致尿毒症發生的主要原因

 

1. 原發性腎絲球腎炎

2. 糖尿病

3. 藥物引起的間質性腎炎

4. 高血壓

5. 慢性腎盂腎炎

6. 遺傳性成人多囊腎

7. 紅斑性狼瘡

8. 其它疾病引起的腎衰竭,如痛風、多發性骨髓瘤等

 

早期尿毒症並非無任何蛛絲馬跡可尋,腎病患者應注意尿毒症幾個不明顯的跡象,及時到醫院抽血檢驗腎功能的各項指標,就可早期診斷。

 

 

三、尿毒症症狀

 

1. 輕微的疲倦、注意力不集中

2. 腸胃不適、腸胃出血、噁心、嘔吐

3. 夜尿、多尿、尿清(顏色變淡)

4. 貧血、臉色變得蒼白或土黃

5. 全身骨頭酸痛或腰酸背痛

6. 月經不規則

7. 抽筋

8. 眼瞼或者下肢浮腫

 

 

四、尿毒症早期有哪些注意事項

 

1. 不要太勞累,預防感冒及感染

2. 禁用豆類製品忌辛辣生冷油膩難消化食物

3. 穩定血壓,改善貧血及酸中毒

4. 積極配合早期治療

 

 

五、尿毒症的種類

 

尿毒症可分急性與慢性二種,急性尿毒症治癒率達85%以上,慢性尿毒症則須長時期洗腎或換腎治療。

 

1. 急性尿毒症的病因與診治

急性尿毒症的發病原因,主要來自大量出血、嚴重創傷、休克、心衰竭,或藥物使腎臟受創傷而致機能喪失,藥物最見的是各類止痛藥(包括中、西藥)、某些抗生素及顯影劑等,尤其老年人、輕微腎機能衰退者及糖尿病患者最易受到腎毒性藥物的侵害。

急性尿毒症患者經過適當治療,有些不須洗腎,有些經過二至三次洗腎,二至三週後,腎功能即可逐漸恢復而痊癒。

 

2. 慢性尿毒症的病因與診治

慢性尿毒症,指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腎機能逐漸惡化而至尿毒症階段。慢性尿毒症的預後情形需視其病因、治療的早晚及方法而定,若對症療法無效,則需洗腎,而年輕的尿毒症患者,則可考慮換腎。

尿毒症在未開始腎臟替代治療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可以靠血壓的控制和低蛋白質飲食減緩殘餘腎功能變壞的速度及減輕尿毒症狀。尿毒症末期只有腎臟替代治療才能減輕症狀。

 

 

六、現有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

 

  1. 血液透析(俗稱洗腎):血液藉由機器抽出,進入人工腎臟,將體內毒素及過多的水分排出體外,代替腎臟的排泄工作。
  2. 腹膜透析:利用人體內腹膜為過濾網,將透析液灌入腹腔內,存留後再引流出,重覆進行交換,使體內毒素及過多的水分透過腹膜進行清除工作。
  3. 腎臟移植:經由外科手術,將腎臟移植到尿毒症的病人身上,而取代原有的腎臟功能。

 

 

七、分析尿毒症形成的原因後,我們更應瞭解如何預防

 

1. 對各種已知疾病的積極治療

例如嚴格地控制血糖,便可以預防糖尿病引起的腎病變;同樣道理,針對紅斑性狼瘡,適當地使用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可預防腎臟功能的繼續惡化。

 

2. 一般原則性的預防

  • 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痛風
  • 治療各種可能發生的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尿道炎等
  • 治療與飲食、生活習慣相關的疾病,如高血脂、高膽固醇、貧血等
  • 避免使用止痛藥或顯影劑檢查
  • 避免使用各種偏方或來路不明的成藥,如減肥藥、標榜免洗腎的偏方

 

3. 對飲食的適當控制

當腎功能降至70%以下時,蛋白質含量豐富食物(如蛋、肉等)應節制,應力行低蛋白飲食,每天蛋白質的攝取量宜控制在0.8-1.1kg;以體重60公斤的人為例,每天食用的肉不能超過二兩,可適當補充低磷鉀奶粉;若併有高血壓,則應避免醃漬、罐頭食品,減少調味用的食鹽(但不可使用低鈉鹽,因低鈉鹽含鉀離子。控制含鉀食物的攝取,如香蕉、柿子、橘子、柳丁、鳳梨、楊桃、芭樂等)控制飲水量。

預防勝於治療;在眾多造成尿毒症的原因中,除遺傳因素如多囊腎之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尿酸高、尿路結石、紅斑性狼瘡都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只要好好治療原來的疾病對併發尿毒症的機會及時間都有正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