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科別

服務科別

焦慮症

焦慮症又稱焦慮性神經症,是以廣泛性焦慮症(慢性焦慮症)和發作性驚恐狀態(急性焦慮症)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乾、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和運動性不安等症狀。
 

焦慮症與正常焦慮情緒反應不同:
 

  1. 它是無緣無故的、沒有明確對象與內容的焦急、緊張和恐懼
  2. 它是指向未來,似乎某些威脅即將來臨,但是病人自己說不出究竟存在何種威脅或危險
  3. 它持續時間很長,如不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幾週、幾月甚至數年難以痊癒。最後除了呈現持續性或發作性驚恐狀態外,同時伴多種生理症狀。
     

簡而言之,病理性焦慮是一種無根據的驚慌和緊張,心理上體驗為廣泛化、無固定目標的擔心驚恐,生理上伴有警覺增高的症狀。

 

一、症狀
 

患者表現焦慮、恐慌和緊張情緒,感到最壞的事即將發生,常坐臥不安,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膽,心煩意亂,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嚴重時有恐懼情緒,對外界刺激易出現驚恐反應,常伴有睡眠障礙,如入睡困難、做惡夢、易驚醒、面色蒼白或潮紅、易出汗、四肢發麻、肌肉跳動、眩暈、心悸、胸部有緊壓感或窒息感、食慾不振、口乾、腹部發脹並有灼熱感、便祕或腹瀉、尿頻、月經不調、性慾缺乏等。
 

二、焦慮症症狀包括三方面
 

  1. 與處境不相稱的痛苦情緒體驗。典型形式為沒有確定的客觀對象和具體而固定的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
  2. 精神運動性不安。坐立不安,來回走動,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現為不自主的震顫或發抖。
  3. 身體不適感的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如出汗、口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心悸、臉上發紅發白、噁心嘔吐、尿急、尿頻、頭暈、全身尤其是兩腿無力感等。只有焦慮的情緒體驗而沒有運動和植物神經功能的任何表現,不能合理地視為病理症狀。反之,沒有不安和恐懼的內心體驗,單純身體表現也不能視為焦慮。
     

三、治療
 

對焦慮症患者的治療,首先是心理治療。以同情的心情去關心體貼患者,協助其消除病因,且對病因有正確的認識,解決具體困難,並對疾病的性質加以科學的解釋,並配合給以適量的抗焦慮藥物。如利眠寧(Librium)10~20mg或安定(Ativan)2.5~7.5mg每日3次口服。
 

XANAX亦為常用之抗焦慮藥物。
 

  • XANAX劑型:錠/0.25,0.5,1mg
  • 藥名(學名):ALPRAZOLAM
  • 藥物作用:本藥為一種「抗焦慮藥」,它可以解除焦慮和緊張,以及因為情緒緊張所引起的焦慮症。
  • 用法用量:通常是(一天2顆早晚,0.5mg)。本藥不受食物影響,可和食物或空腹服用,必要時也可以壓碎服用。但若是使用此藥超過四星期則不可貿然停藥。因為會有禁斷症產生,本劑之劑量應逐漸遞減或漸漸停藥。
  • 藥物使用注意事項:一般病人最常見的副作用有思睡、頭昏眼花;也會產生頭暈、反射減低和昏迷、嗜眠、疲勞的症狀,所以不建議開車或操作危險機械時服用。
     

針對下列症狀患者要謹慎用藥:肝腎疾病、癲癇、重症肌無力、青光眼、氣喘、肺氣腫、嚴重精神沮喪等。
 

  • ATIVAN劑型:錠/0.5,1,2mg
  • 藥名(學名):LORAZEPAM
  • 用法用量:每日平均劑量1.5mg~3mg分之使用,精神科使用視焦慮程度每日劑量通常由3mg~10mg分次服用。
     

四、藥物使用注意事項
 

  1. 白天倦睡,通常2~3天會消失,但必要時依照個別需要,調整劑量,可以減少此現象
  2. 患者曾使用抗焦慮劑,可用較高劑量開始
  3. 如果失眠是主要的症狀,睡前的劑量可以增加
  4. 手術前給藥,於手術前夜或手術前可給予2~4mg,服藥與手術間之時間由醫師決定
  5. 老年病人通常使用建議的半量即可,視反應再逐漸增力
     

五、注意事項
 

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有時容易被忽視,當家庭中有人遇到高興的事情,家人會與他一同喜悅,而如果有誰受到挫折或傷害,家人們也會感到悲傷和憤怒,這說明情緒是可以在人們中間互相『傳染』的,特別是在感情親密的人之間。所以焦慮症病人的家庭對病人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另外,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都有過各種情緒體驗,那些使人振奮的、積極向上的情緒可以稱之為正性情緒,反之則可稱為負性情緒。
 

焦慮症病人的家屬應持有的正確態度是:
 

  1. 對病人的關心保持在正常範圍內,也就是說不要過度關心:家屬要保持良好的判斷力,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和以往的習慣在生活中給予病人適度的關心和照顧,最好不要讓病人的疾病成為家庭日常生活的中心,讓病人做些能力所及或病人感興趣的事情,可以很好地轉移病人的注意力,有效地減低焦慮的程度。
  2. 要讓病人感受到家屬對治療的信心:焦慮症的治療需要一段時間,有些病人的病情會有反覆,家屬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有疑慮,但應該注意的是:不要在病人面前表現出這些疑慮和困惑,家屬可私下找醫生諮詢有關問題,在病人面前應表現出積極、有信心、配合治療的態度。
  3. 督促病人服藥治療,最好由家屬保管藥物:抗焦慮藥若大量服用會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藥物由家屬保管會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