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述8個症狀中有超過兩個,小心你的十字韌帶已經受傷。符合項目愈多,代表傷勢愈嚴重,十字韌帶可能已經斷裂,關節呈現不穩定的狀態,必須尋求醫師協助評估。
膝關節內有兩條強而有力的十字韌帶,十字韌帶是膝關節中最大、最重要的韌帶,負責維持關節的穩定。使得我們的腿部可以屈伸自如,並進行適當的旋轉,是穩定膝關節動作最主要的功臣。倘若膝蓋面臨一些突發性的動作像是跳躍、急停與轉身,或是遭受大力撞擊例如車禍或重摔跪地,就有可能造成十字韌帶撕裂傷。
十字韌帶受傷的常見原因,前、後各有不同。前十字韌帶的傷害常發生於運動時,通常由於一個跳躍或扭轉,超過了前十字韌帶所能承受的張力,因而造成撕裂或全斷;後十字韌帶則常見於車禍傷患,或是跌倒時撞擊到膝蓋前方,這些情況會讓小腿直接受到撞擊,而使得脛骨過度後移,因而造成撕裂或全斷。
若為前十字韌帶撕裂傷,有些人在受傷的瞬間會聽到「啪」的一聲,接著會感到膝關節好像突然鬆掉、並伴隨劇痛與血腫,通常無法繼續從事運動。若為後十字韌帶撕裂傷,也許僅有些微的腫脹及不適,但日後當膝關節半彎曲時(尤其是下樓梯)即會引發疼痛。
當腫脹逐漸消除時,病患暫時運動時不會感覺有困難。可是如果此種狀況不予治療,則再去從事劇烈運動就可能造成反復不穩定,若是受傷較嚴重的病人,可能會同時合併有半月板破裂、關節軟骨破裂、內側側韌帶斷裂或後外側組織等傷害。而長期的、慢性的不穩定則會造成關節軟骨與半月軟骨的磨損,值得注意的是,十字韌帶受傷不論前後與輕重,若不予以治療,勢必會使膝關節處於不穩定狀態,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報到。
十字韌帶撕裂傷對運動員而言是打擊最大的傷害,至少休息半年;因會導致活動受限與退化性膝關節炎,在在影響生活的品質。因此,一旦膝部再度出現局部腫痛與不適時,千萬不可輕忽,應儘早就醫找出問題所在,以在治療的黃金期內得到理想的處置。
一般來說,除非是專業運動員、以後還是會從事劇烈運動或是粗重工作的人,或者是受傷合併嚴重的膝蓋內外側副韌帶斷裂,或膝關節軟骨嚴重破損的人,才會在受傷的當下就建議採取手術治療,否則急性期的十字韌帶斷裂還是應該先以復健治療及訓練為第一優先,若復健失敗才考慮韌帶重建手術。
十字韌帶斷裂的復健,並不像一般痠痛復健,只是單純的儀器治療而已。復健的重點在於關節角度、肌肉力量、還有神經肌肉的協作訓練。隨著受傷時間與進步的程度,醫師和治療師會隨時調整復健的內容,到了復健的中後期,還會加上爆發力和敏捷度的訓練,目的就是要讓功能恢復,甚至超越原本受傷前的狀況。所以不管開不開刀,都是要做復健! 平日可進行肌力訓練,強壯肌力以避免膝蓋受傷。
後十字韌帶裂傷是比較少見的膝部傷害,佔所有膝部韌帶傷害的比例不到10%,是否需要手術依受傷的嚴重程度和治療反應而定,目前的共識是如果出現下列狀況才優先考慮手術治療:
除了以上三種狀況之外的後十字韌帶斷裂可以接受保守治療,經醫師指示依病情使用藥物與副木或支架固定,並且儘快開始復健,由於後十字韌帶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腿部運動時小腿後移,在受傷之後要積極加強股四頭肌(即大腿前方肌肉)肌力來代償其功能,大部份患者在復健之後症狀會消失,並且能夠繼續從事受傷前的運動。
最初的治療是包括休息、抬高、冰敷與使用拐杖助行,直到病人不會一跛一跛為止。如果關節內血腫嚴重則可以行關節液抽出,以減輕疼痛。有些則可以考慮使用膝關節固定器或支架,直到疼痛消失。盡快做膝蓋的彎曲與伸直的活動,可以避免肌肉的萎縮與關節的僵硬。接著就是要做復健治療以增強肌肉的力量,訓練動作包括:爬樓梯、騎腳踏車、蹲下與站立等,另外,藉由儀器輔助,則可加強伸展活動、被動關節活動、等速肌力運動。
治療是要看病人的年齡、與合併的傷害而定。就年輕人或是活動力強的成年人而言,韌帶重建可幫助病患再恢復從事劇烈運動。對年齡大的人或是不甚活動的病患,可建議接受復健治療。現今在關節鏡下做前十字韌帶重建,除了傷口小疼痛減輕外,恢復期也縮短。另外目前韌帶重建手術大多使用自體肌腱移植,例如:臏骨韌帶及腿後肌腱等,在關節鏡下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再加上積極的復健訓練,病人大多可在1年左右回復正常的運動。
膝蓋是人體活動非常重要的部位,而十字韌帶則是穩定膝蓋非常重要的組織。一旦發現膝蓋活動不順暢時,一定要就醫檢查,及早診斷及治療,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後遺症,並且及早恢復日常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