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足腫,簡單來說,屬於一種『過度肥厚的疤痕』。是一種疤痕組織增生引起的皮膚病變,是屬於良性的病變。指的是受傷後,過度修補的纖維組織所形成突出的疤痕,當突出的纖維組織侷限於原受傷的部位時,會變得又紅又肥又厚,就像張牙舞爪的螃蟹腳,因此命名。
蟹足腫是傷口不正常癒合造成的;一般傷口癒合後,會留下線狀的疤痕,但蟹足腫因組織內細胞不正常反應,製造過量的結締組織,產生結節團塊,而超過傷口邊緣,長成凸起的大疤痕。
蟹足腫的潛伏期約受傷後2-8週,開始是淡紅或鮮紅色伴毛細血管擴張,數個月至數年持續長大,病灶邊緣有深紅色的突出物,並伴隨著刺痛、劇癢等感覺。而身體上愈是張力大的位置,愈容易產生蟹足腫,像是前胸、肩膀及手臂、頸部、耳垂、下巴、上背部等等,都是好發蟹足腫的位置。如果,是有蟹足腫的體質的人,也常在打卡介苗的手臂留下有別於人的明顯的紅腫疤痕。
蟹足腫和肥厚性疤痕有所不同,肥厚性疤痕是侷限在傷口處的明顯突起疤痕,疤痕並不會超過傷口範圍,而且大多在6至12個月後會自行消失;相反的,蟹足腫則常常會逐漸向外擴大,而且也不會自然消退。
此症狀的真正原因不明,只能解釋為一種特殊體質,好發年齡層多為年輕族群約15至40歲居多。有這種體質的人,如果皮膚有燙傷、燒傷、割傷、撕裂傷、擦傷、施打疫苗後、皮膚感染、毛囊炎或是長痘痘後、手術後的傷口,在癒合後都可能變成肥厚性疤痕或蟹足腫。尤其受傷較嚴重時,或是沒有適當、即時的醫療時,特別容易有肥厚性疤痕及蟹足腫的形成。
一般而言,肥厚性疤痕在六個月內可能會自然消褪(變平)的現象,但是蟹足腫通常不會自然消褪,還可能隨時間而逐漸增大。肥厚性疤痕及蟹足腫除了美觀上的問題外,還常常會合併有搔癢或是疼痛。
1. 具有蟹足腫的遺傳性體質
約5至10%的病人有蟹足腫的家族史,父母有蟹足腫體質的人,其子女發生蟹足腫的機會較平常人為高。並不是每個人受傷的疤痕都會形成蟹足腫的,而是要具這種特殊體質的人才會產生蟹足腫。最容易觀察的就是過去接種卡介苗的地方。假如你接種卡介苗處不是平平白白的疤痕,而是紅紅腫腫的疤痕,那你就是有蟹足腫的體質。
2. 傷口傷及真皮層
與皮膚傷口的發炎嚴重程度有關,燙傷、嚴重細菌感染的傷口,或是卡介苗預防注射後遲遲不能癒合的傷口,較容易形成蟹足腫。有蟹足腫的體質,不是每次受傷都會產生蟹足腫。如果受傷傷及真皮,膠原蛋白需要重生時,才有機會會形成蟹足腫。
3. 傷口發生在張力大的地方
張力越大的地方,越容易牽扯傷口而形成蟹足腫。臉上張力最大的地方是下巴及耳垂,亦是好犯的地方,前者常見於青春痘患者,後者則常見於追逐時髦穿耳洞的患者。身上則是前胸、後背和肩膀、手肘、膝蓋等張力較大。
1. 病兆內注射類固醇
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式有液態氮冷凍治療及病灶內類固醇注射。醫師可以將類固醇以相當細的針頭直接的注射入蟹足腫內,使它變軟變平。這個方法通常需要每兩週施打一次,是蟹足腫的厚薄而有不同的施打次數,少則兩三次,多則甚至需要數十次。
2. 貼矽膠片
使用矽膠片、病灶加壓法、干擾素或免疫調節劑等亦可以用來治療蟹足腫。這是一種以矽膠做成的貼片。做法是將矽膠片剪成自己蟹足腫的樣子,持續的貼在蟹足腫上。持續的貼兩三個月之後,有部分的人可以得到相當的進步。建議先詢問醫生詳細使用方式,避免有時自己貼不好會造成潰爛。
3. 染料雷射
染料雷射除了可以去紅斑,也可以改善蟹足腫。這主要是透過它特殊的波長,作用在蟹足腫內的血管,達到縮小蟹足腫的目的。但通常只對較初期的病灶反應較好,同時因為需要多次治療,所以所費不貲。
4. 冷凍治療
液態氮冷凍治療是用攝氏零下196度的液態氮接觸在蟹足腫上,主要是用低溫來殺死真皮中興奮過了頭的纖維母細胞,治療時會有刺痛的感覺,之後會經歷水泡、結痂、脫皮的過程,使蟹足腫慢慢軟化變平。
5. 擦藥
擦外用A酸也可以治療蟹足腫,但是需要較長的時間,通常不會少於半年,多半需要長達八到十二個月的時間。
6. 手術加上電療
不要把蟹足腫切掉,因為往往手術後會從疤痕處長出更大的蟹足腫。如果您試過上述方法都無效,才考慮用手術。但是術後一定要配合放射線放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