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溫度的變化可以直接或間接造成人身體的不適,也可以使原本就已經存在的健康問題惡化。極高的體溫會使得腦部和其他重要器官受損。當身體體溫升高的時候,可以藉由排汗來排除過多的熱,這是我們身體正常且重要的生理機制。但是一旦環境的濕度提高的時候,汗水蒸發的速度便會下降,會使得身體排熱的速度變慢。可能因酷熱的環境造成健康風險的族群有: 嬰兒和幼童、年紀大於65歲以上的老人、有心血管疾病的族群、體重過重等人士。
常見的症狀和表徵有:大量出汗;快而弱的脈搏;虛弱;頭暈;作嘔或嘔吐。
多因暴露在高溫環境下數日和且身體內的水分流失、電解質不平衡所造成。
是與高溫相關疾病中最嚴重的一種。發生在當體內的體溫調節功能喪失,無法流汗時,體溫可以在10-15分鐘內上升到41℃。若無法及時處理,會導致死亡及永久性的功能喪失。
1.補充水份,鹽份和礦物質
在炎熱的天氣下,不要單靠口渴的感覺來決定喝多少水分。在酷熱的環境下從事體力活動時,要每小時喝2-4杯(0.5 - 1公升) 的水份。避免飲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飲料,其實它們會使你流失更多水分。大量流汗會使身體失去鹽和礦物質。補充鹽和礦物質的最容易而安全的方法是透過日常的飲食。在酷熱中運動或工作期間,可以飲用果汁或者專為運動而設的飲料。
2.穿著適當服裝和使用防曬用具
出外時選用輕便、淺色及寬鬆的服裝和戴上闊邊帽子。
3.盡量停留在室內
4.小心計劃戶外的活動
如果你不習慣於酷熱的環境下工作或者運動,開始時宜放慢節拍,待適應後才逐漸增加活動量。如果在酷熱中活動時感覺心臟急跳並且開始喘氣,尤其是覺得頭暈、無力或虛弱時,你應立即停止所有活動,尋找一個涼爽的地方或者在有遮陰處休息。避免在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三時在戶外活動。在戶外時,最好能經常在有遮陰的地方休息。
在寒冷的環境下(雪地、雨水、暴風、或浸在寒冷的水中等情況),身體散熱的速度會比產生熱能為快,而容易造成體溫過低。體溫過低多發生於體溫降至攝氏35度以下,而高危險的族群則包括年長者及嬰兒和幼童。低溫症的症狀有:顫抖或手腳活動遲鈍、虛弱、意識混亂、失憶、言語不清。當你發現你的同伴有任何以上的情況時,記得要保暖並保持患者乾爽。假如體溫低於攝氏35度,應立即求醫。
凍瘡是組織因冷凝而受到損害,常常發生在血液循環不佳或未穿上適當禦寒衣服的情況。患處多是鼻子、耳、面頰、下頷、手指及腳趾,症狀有:皮膚蒼白或灰黃,且顯得格外僵硬或光滑;在患處則會感覺麻木,失去知覺。凍瘡可引致身體終身受損甚至須截肢。
1.穿著適當的服裝
穿備充足的保暖服裝。最好能選用能擋風和防水的材質,同時又能保暖。記得覆蓋外露的身體部分,如鼻子、耳朵、面頰、下頷,及用厚羊毛製的襪和手套來保護腳趾和手指等。一旦淋濕時要盡快除掉潮濕的衣服。
2.留意症狀的發生
注意你自己及同伴有否凍傷的早期症狀。凍瘡通常不是自己發覺而是被同伴發現的。 低體溫症屬於需緊急醫療的問題,應立即尋求醫療援助。
3.避免飲酒和吸煙
本文引用自衛福部疾病管制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