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灣截肢的病患中,有1/3是糖尿病患者,當糖尿病患發生足部病變,不僅造成大筆醫療花費,也會影響病患生活品質,因此如何預防足部的傷口發生,並能即早處理將是重要課題。
導致糖尿病患發生足部併發症,往往不是單一因素,是許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這些因素包括血糖控制不佳、神經病變、缺血性病變、足部變形、外傷、潰瘍、傷口癒合不良、感染等。當病患有足部感覺異常、走路或休息感覺腿部酸痛、皮膚溫度改變、皮膚顏色改變、足部脈搏微弱、水腫、足部有雞眼、龜裂等都是足部問題的警訊,應盡早治療,以減少不必要的足部傷害。
因為糖尿病患的足部血管常會硬化,感覺神經也會麻痺,如雙腳凍傷或燙傷時沒有感覺;或外傷、鞋子不適當導致足部紅腫時,也依然沒有感覺。由於糖尿病患的腳部末端血液循環不良,萬一皮膚受到割傷、燙傷、起泡、或蚊蟲咬傷時,很容易引起細菌感染而發炎,嚴重時甚至需要截肢。
1. 檢查雙腳
每天應該看一下腳及趾間部位(例如每次穿上或脫掉鞋襪時),足部外觀有無乾燥、水腫、水泡發紅、感染、裂痕,足底有無雞眼、厚繭,也應檢查趾縫有無感染、水泡。視力不佳,可以請家人協助檢查,或利用鏡子、放大鏡輔助檢查。
2. 清潔足部
每天應以溫和肥皂清洗足部,水溫應先用前臂、手肘或溫度計測量,注意不要被熱水燙傷。清潔完畢應擦乾,特別是每個趾縫。擦乾後抹上中性乳液,增加皮膚溼度,趾縫應保持乾燥,防止發生足癬。
3. 趾甲的修剪
修剪趾甲應該用趾甲剪或特殊剪刀,腳趾甲應剪平,與腳趾輪廓等齊,勿剪成尖形或弧形,並將尖銳的角磨平,視力不佳者或摸不到腳者,可由家人協助。
4. 雞眼與厚繭處理
足部先用溫水浸泡,但勿超過15分鐘,再使用金剛砂板或浮石輕輕將雞眼或厚繭磨光,然後再塗上中性乳液,保持雞眼或厚繭的柔軟。若走路仍有疼痛時,則請醫師進一步的處理。
5. 保暖
穿著毛襪保暖,避免使用熱水袋、熱墊、熱水泡浴、電熱氣之保暖。
6. 穿著適當鞋襪
襪子應該穿著合腳、軟綿質、易吸汗的、合成混紡或羊毛的襪子,穿襪子要拉平整,避免穿著破洞襪子,也不宜穿過緊的襪子,以免影響血液循環。鞋子應該選擇柔軟舒適鞋,要符合腳的長度與寬度,楦頭要夠寬,鞋底要厚且具有緩衝作用的鞋墊,盡量避免穿著尖頭鞋、高跟鞋。穿鞋前應檢查鞋子裡面是否有破損的內襯、裂縫、小石子或其他異物,養成穿鞋前將鞋子拿起來將異物倒出,避免傷害皮膚。避免赤腳或只穿襪子走路,減少足部傷害。穿著新鞋,最好一次只穿1-2小時,適應後再慢慢增加穿著時間,平常也可以準備兩雙以上合適的鞋子,以交替換穿,可以避免腳部受傷。
7. 養成正確坐姿
避免盤腿而坐、兩腿交叉於膝蓋上影響下肢之血循。
8. 有小傷口時,應如何處理
9. 何時該找醫師檢查治療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照顧甚為重要,遵守上面所述,就能大大減少足部受傷的機會,就能知『足』常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