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祕是多種疾病的一種症狀,而不是一種病。由於正常的排便習慣差異很大,飲食種類及習慣、生活習慣、環境因素、精神狀態等都可以影響排便習慣。便祕一般來說,指的是大便次數減少和糞便乾燥難解,但健康人的排便習慣可明顯不同,如對一組健康人調查結果表明,每天排便一次者約占60%,一天數次者30%,數天1次者10%。因此,對有無便祕必須根據本人平時排便習慣和排便有無困難作出判斷。在程度上有輕有重,在時間上可以是暫時的,也可以是長久的。由於引起便祕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因此,一旦發生便祕,尤其是比較嚴重的,持續時間較長的便祕,這樣的患者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找出引起便祕的原因,以免延誤發病的診治,並能及時、正確、有效地解決便祕的痛苦,切勿濫用瀉藥。
一、便祕的原因
- 飲食:飲食中的纖維素使食物殘渣體積增大,有助於加速通過大腸。飲食中缺乏纖維素會使大便變硬,通過大腸的時間延長
- 水分攝取量不足:人體每天需要1.5-2公升的水分以保證身體機能的有效運行,沒有充足的水分,糞便就會乾燥,難於通過大腸
- 缺乏運動:不常運動,使排瀉物通過大腸的肌肉蠕動功能就會減弱
- 假日便祕:相當常見,任何生活習慣或飲食改變都會引起便祕
- 懷孕便秘:激素和生理變化都可能是誘因
- 更年期和月經來潮:此時的激素和生活方式改變都會引起便祕
- 精神壓力:便祕可以由於精神壓力引起,但精神壓力也可能是便祕的症狀
- 老化: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的許多機能都退化了,消化系統也是其中之一
- 藥物:已知有些常用藥物能引起便祕,尤其是一些止痛藥、鐵製劑及抗酸劑
- 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常有便祕,有時會變為腹瀉
二、便祕的高危險群
1. 女性、老年人較容易得到便祕
2. 運動量少
3. 減肥者、多次妊娠女性、過胖者
4. 水份攝取不足者
5. 緊張、壓力或憂愁、思慮過度的人、熬夜、應酬、疲勞者
6. 纖維食物攝取不足
7. 情緒因素
8. 孕婦或更年期期間荷爾蒙產生變化
9. 久坐久站工作者
10.藥物濫用者
三、便祕的症狀
主要表現是大便次數減少,間隔時間延長,糞質乾燥,排出困難,排出不暢。可伴見腹脹,腹痛,食慾減退,暖氣反胃,大便帶血等症。
大便時,應確認四個重點:
- 大便的硬度:不過硬也不過軟,最理想的就是「香蕉型大便」
- 大便的量:與前一日所吃的食物量比較,如果排出的量明顯過少,即使有排便,仍應視為便祕
- 大便的味道:大便不一定都是臭的,尤其是排完便後還會放屁的人,表示大腸上半部依舊殘留有不少糞便
- 乾淨清爽的感覺:排完便後是否覺得神清氣爽,就是衡量有沒有排乾淨的基準,如果沒有這種舒暢的感覺,即使有排便,仍為便祕。唯有「排出幾乎沒有什麼味道的香蕉型大便,且每次都能順利排出一定量」,才叫做舒暢的排便
四、便祕的治療
- 調整不良飲食習慣:多食粗纖維含量高的食物,養成多飲水的習慣。粗纖維能軟化大便,增加糞便量,並刺激結腸蠕動。便祕患者定時口服少量的小麥麩皮,是一種有效而又價格低廉的療法,但此法不適用腸道有器質性狹窄者。飲水量應達每日3,000ml,且不宜多喝茶或含咖啡的飲料,以防利尿過多。經上述治療,因飲食及生活習慣改變所致的便祕常能迅速緩解。
- 調整不良排便習慣:忽視便意是女性便祕患者中常見的現象,多因早晨忙於家務、趕上班而來不及上廁所,部分則為工作中不便離開崗位而強忍便意。經常忽視便意將影響正常排便反射,導致便祕。坐在便器上看書看報是另一種不良排便習慣,不利於排便反射的連續進行。對於不習慣坐式便器者,改為蹲位排便較有利,因蹲位時,肛管直腸角增大,更有利於糞便通過。習慣長期服用瀉劑排便者,應立即停止使用瀉劑,在醫生指導下恢復正常排便習慣。
-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起居要有規律,要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保持樂觀的的精神狀態,也可有助於改善消化道的功能。
五、藥物治療
- 膨脹性輕瀉劑:若病者因厭食或某些原因未能進食適量纖維,便好像一些普通人吃不足夠蔬菜水果而引致便祕一樣。只不過是一些從植物如穀糠提煉出的纖維素。可以用水將粉狀物開成糊狀或飲品,有些淡而無味,有些有橙味。細菌將纖維消化,放出氣體。或者纖維保留水份在大便中,軟化大便。
- 刺激性瀉劑:能刺激腸壁增加蠕動而排便。但這類刺激性藥物有時會引致腹絞痛,尤其是腸道有些阻塞的病人。
- 鹽類瀉劑:如硫酸鎂、硫酸鈉,因口服後不易吸收,使腸腔內滲透壓升高,阻止了水分的吸收,致使腸內容物積增大,腸道擴張而刺激腸蠕動。作用較快,口服後0.5~3小時、直腸給藥後5~15分鐘發生作用。可用急性便祕,灌腸則常用糞便嵌塞,不能長期使用。腹瀉劇烈者可致脫水。
- 糞便鬆軟劑:是一種表面活性劑,好像肥皂水一樣能黏在大便表面。
- 潤滑性瀉劑:如液體石臘油(paraffin oil),每日一至二次,每次劑量10-30ml,口服後不為腸道所吸收,能潤滑腸道,軟化糞便。
- 滲透性瀉劑:如乳果糖(lactulose),每日二至三次,每次10-30ml。因腸壁不能吸收,滯留在腸道的糞便中,食物中的水份會因滲透作用水滯留在糞便中,甚至血液中水份滲透進腸道內,稀釋糞便中的乳果糖。因此服用此種瀉劑的病者須要服用適量的水份,每天可能多至一至二升,瀉劑才起作用。
六、便祕的預防
- 多吃含纖維食物:現代人的飲食過於精緻,是造成便祕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要多吃高纖維的食物,如:胚芽米、麥片、豆類、水果、蔬菜、海藻……等。
- 養成定時排便習慣:每天一定要給自己固定時間去培養便意。
- 多喝開水:每天補充二千至二干五百c.c.左右的水分,讓糞便維持適常的軟硬度,特別是起床後喝一杯水有助排便。
- 適當的運動:運動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增加腹壁肌肉和其他排便肌肉的收縮力量。
- 勿養成服用瀉藥的習慣:依賴瀉藥排便,久而久之會使排便功能衰退,導致無法自然排便。
- 忌吃加重便祕的食物:奶製品、豆干、蘋果、濃茶……等,都是會加重便祕的食物。
- 規律的飲食生活:三餐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勿吃宵夜,以免造成腸胃的負擔,破壞腸胃規律的運作。
- 避免精神緊張、壓力過重:精神緊張會抑制排便反射;壓力過重會導致內分泌失調,這些都是加重便祕的因素。
- 避免脂肪不足:多數人總是認為脂肪熱量高而避之不吃,其實脂肪內的脂肪酸也可刺激腸蠕動。
- 按摩腹部、刺激腸胃:每日按摩腹部,可以讓腸胃得到適度的刺激,使排便功能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