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科別

服務科別

顫抖

所謂顫抖,是指我們一種肌肉非自主性來回震顫,但是卻有節律性的慢性疾病,最常見的就是手發抖,當然在其他部分像頭、頸、四肢等都可能發生。

由於會導致顫抖的原因很多,神經科醫師會根據發抖的位置、頻率、時機及其他相關症狀來作診斷。簡單的說,顫抖的原因可分為生理性的,心理性的及病理性的。

 

症狀

 

一般認為是交感神經異常所致,且有遺傳傾向,多數在年輕時即發病;某些人隨年齡增長,症狀愈嚴重。最常見是手抖,少數有頭抖、腿抖、嘴抖、聲音抖的症狀。通常是兩側對稱性出現,極少只出現在單邊。 為姿勢性及動作性顫抖(肢體休息時不出現)。壓力和情緒會造成惡化,所以有時容易被誤以為焦慮症的表現。

 

其實每個人體內的肌肉都會有一種很微細的顫抖,只是不太容易察覺罷了。如果我們試著把手伸出來,手指儘量張開,那麼這種顫抖有時就會顯示出來了。這種生理性的顫抖在某些情況下會被增強,像壓力、緊張時,其他像代謝的異常(如低血糖或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是因某些藥物的作用,甚至咖啡、茶、可樂等飲料,都有可能產生這種顫抖。心理性的顫抖通常型態比較怪異,治療以針對其精神疾病為主。所謂病理性的顫抖,是指因神經系統的機能障礙而產生的,例如帕金森氏症,中腦、小腦、基底核的病變等。另外有一種的顫抖,叫做本態性顫抖,也就是說我們並無法確切找出引起顫抖的原因,這種顫抖在老年人較常見,然而各種年齡都有可能發生,其中有相常高比例的病人有家族遺傳的傾向。

 

治療

 

  1. 藥物治療:可給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Propranolol)或是苯重氮基鹽類(Benzodiazepine)或是抗癲癇藥物(primidone)。
  2. 手術治療:對於藥效反應差或是顫抖已造成日常生活影響時,可考慮視丘切開術(thalamotomy)或深部視丘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等手術治療。
  3. 肉毒桿菌:可提供藥效反應較差病患一個非手術的治療方式。 治療本能性顫抖仍以藥物為主,可使用交感神經抑制劑、抗癲癇藥物等,有些人在緊張或焦慮時症狀會較厲害,則適量的鎮靜劑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