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百科

醫療百科

檳榔和吸菸會得『口腔癌』嗎?

發表日期:2015/10/22

口腔癌是國人男性增加最快速的癌症,近十年發生率和死亡率一直持續增加,大多數的口腔癌的發生是因為嚼檳榔和吸菸所引起,口腔黏膜長期暴露在這些致癌物下,常引起細胞的惡性轉變,再經由癌前病變進展為惡性腫瘤。國健局統計發現有嚼食檳榔食者同時會有吞食檳榔汁的習慣,造成檳榔鹼影響到咽喉部和食道的健康,使得下咽癌和食道癌的罹患率隨著增加;而約有88.9%的檳榔使用者會同時有吸菸的習慣,更是加重了口腔癌和鼻咽癌的發生率,同時也增加肺癌的發生率。

 

檳榔子也會致癌?檳榔只要不添加石灰、荖花就不會得口腔癌?國民健康署針對18歲以上男性,進行「嚼檳榔即使不加配料,也會導致癌症」認知調查,結果發現,僅5成1民眾知道檳榔子會致癌。專家指出,檳榔是國際公認的第一類致癌物,檳榔子本身含有多種致癌成分,會誘導腫瘤產生,造成口腔癌。

 

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已公布檳榔子為第一類致癌物,認為不加任何配料的檳榔子仍有致癌性。檳榔子就是俗稱菁仔,含有多種成分,其中「檳榔素」和「檳榔鹼」具有潛在的致癌性,且嚼食檳榔子,口腔中會產生亞硝胺,可能會誘使腫瘤產生。

 

很多人心中都會有的一個疑問,「我會得口腔癌嗎?」究竟什麼樣的狀況下是口腔癌的高危險群,什麼樣的人必須多注意口腔黏膜的健康,並且配合口腔篩檢,口腔黏膜是相當脆弱的器官,卻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一般而言,口腔黏膜如果長期刺激狀況下就會有癌化的可能性,當然最常見的就是菸、酒和檳榔,把三者都加到口腔黏膜上就如同時給予機械磨擦應力﹝檳榔楂與黏膜間的磨擦﹞和化學刺激﹝檳榔中的檳榔鹼、荖葉和荖藤中所含的黃梓素成份、紅白灰和香菸中的尼古丁及焦油、高熱燒灼和酒精的燒灼刺激﹞的雙重機制,不斷的在黏膜上加速病變的產生。檳榔纖維粗糙加上石灰,易有牙齒磨損、牙周炎,還會引起吸入性肺炎,會有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白斑、紅斑等等的癌前病變。

 

根據國內研究顯示,同時有吸菸、喝酒、嚼檳榔習慣的民眾,罹患口腔癌風險機率高達123倍。拒嚼檳榔及定期口腔癌篩檢,是遠離口腔癌威脅的不二法門。嚼檳榔盛行率較高的職場以客運、計程車、貨運、營造、工程和環保清潔單位為多,同時成為罹癌的高風險群。

 

口腔是人體中較容易以目視來仔細檢查的部位,即使很早期的癌症病變也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來,早期診斷發現的癌症可以以較簡單方式達到治癒的效果,重建的難度較低,預後也較好,大川診所王祝任醫師建議有不良習慣的民眾可以每天作一次口腔自我檢查,摸一摸、看一看口腔黏膜是否有異常,發現有潰瘍或是外生瘜肉腫塊,就儘早到大鈞診所或大川診所接受口腔癌篩檢,早日戒除不良習慣,確保預防重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