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百科

醫療百科

天氣冷夜間易抽筋

發表日期:2015/12/10

抽筋是指肌肉突然、不由自主的強力收縮現象,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難忍,醫學名稱為「痙攣」,而夜間抽筋常發生的部位為腓腸肌和足部的一些小肌肉。

 

 

一、有幾種情況較易引起夜間抽筋的發生

 

  1. 局部循環不良:老人、孕婦及靜脈曲張的人易發生腿肚血液循環不良,造成局部缺氧,而產生肌肉抽筋
  2. 環境溫度突然改變:將肌肉暴露到溫度太低或太高的環境中,都容易產生痙攣性收縮,這也是老人夜間易發生抽筋的原因
  3. 水份和鹽份流失過多:身體水份流失太多,例如運動、工作時流太多汗、嚴重腹瀉、嘔吐,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
  4. 飲食中的礦物質(如:鎂、鈣)含量不足
  5. 經過長時間工作或運動而形成肌肉疲勞時,仍持續運動
  6. 情緒因素:心情太過緊張,會使肌肉產生持續性收縮,造成抽筋的現象。

 

 

二、抽筋該怎麼處理

 

在急性期,也就是抽筋發生時的處理,患者需即刻休息,對抽筋的部位輕輕按摩,並將抽筋部位的肌肉輕輕拉長,拉長肌肉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拉傷肌肉造成二次傷害。

 

若肌肉抽筋的時間很長,則可使用熱敷的辦法來減輕疼痛。萬一很容易再次發生抽筋,則需考慮肌肉是否過度疲勞、或脫水,前者則必須停止活動休息,後者則需補充水份和電解質。

 

發生抽筋者必須先了解自己的一些『歷史』,例如了解飲食的習慣、平日運動(工作)量對自己產生的壓力量、抽筋的部位、發生抽筋時的天氣狀況等,將所有的了解綜合後,找出抽筋的原因,針對原因做預防改善,方能解決抽筋的問題。若你經常性的發生抽筋,又找不出原因,那你則須小心處理,請教醫生做徹底的檢查,因抽筋可能是一些血管疾病、糖尿病或神經系統疾病的症狀。

 

 

三、以下是常見腳抽筋好發部位的伸展

 

  1. 小腿抽筋:大部分發生在腓腸肌的部位,膝蓋伸直再將腳掌往上拉,然後按摩至復原為止
  2. 大腿前面抽筋:膝蓋彎曲,用手抓住腳踝,將小腿往後拉,直到大腿前面抽筋復原
  3. 大腿後面抽筋:坐在床上或地板膝蓋伸直,身體住下彎兩手慢慢往前靠近腳尖,但保持膝關節伸直,使大腿後側伸展
  4. 足趾抽筋:可以用手握住抽筋的足趾,往相反方向伸展。

 

 

四、預防抽筋的方法

 

  1. 避免在通風不良或密閉空間,做長時間或激烈的運動。需長時間運動或工作之前、中、後,都須注意足夠的水份及電解質的補充
  2. 在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礦物質(如:鈣、鎂)及電解質(如:鉀、鈉);礦物質可從牛奶、綠色葉類蔬菜等中攝取,電解質可從香蕉、柳橙、芹菜或低糖的運動飲料中攝取
  3. 天氣冷時,請注意保暖
  4. 晚上睡覺時,可在容易抽筋的部位做適度的熱敷及伸展操;運動前可針對容易發生抽筋的部位做適當的熱身及伸展
  5. 驟增運動負荷強度,或突然改變運動姿勢方式使肌肉急劇收縮時,易引起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