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有各種原因和症狀。如果疼痛持續惡化,就有可能是罹患了蜘蛛膜下腔出血和腦腫瘤等疾病,所以一定要前往醫療院所接受檢查。
有很多人患有經常性頭疼,這種頭疼分為緊張性頭痛、偏頭痛、群發性頭痛三種。
其中緊張性頭痛最為多發。緊張性頭痛是由於頭部與頸部肌肉持久地收縮所致。長期工作緊張、姿勢不良、頭頸部肌肉緊張、痙攣性收縮等均可導致頭痛。預防緊張性頭痛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休息。
偏頭痛則是表現為有節奏的陣痛,持續數小時以上的疼痛。哪怕是呼吸、稍微動動、轉轉脖子,都會加重疼痛。還有的人受噪音影響,偏頭痛也會加重。緩解偏頭痛可以服用鎮痛劑,在安靜的場所好好休息等辦法。
群發性頭痛不僅表現在頭部,有時還會出現單只眼睛疼痛,而且還會伴有流眼淚、鼻塞、頭部感覺不適的症狀。頭痛一般在一個時間段發作,也會隨著光的變化、季節的更替發作。頭痛一般發作一個小時後就慢慢減退了,頭痛之後最好躺下來稍微休息一下。
不管是哪種頭痛,都與精神壓力有關。因此不管日常的工作有多麼繁忙,也應該抽空,哪怕只有10秒鐘,眺望一下屋外的藍天白雲,放鬆心情、解除壓力。
胸痛(胸口悶痛)也許是肺炎或者心臟病。要注意心臟發病的典型症狀不是疼痛,而是不適,胸悶像石頭壓在胸部的感覺。心臟病患者的反應是壓迫,他們會把握成拳的手放在胸上,或大象坐在胸上一樣。心臟病發作引起的不適還可能出現在胸的上部、喉、頜、左肩或者左臂,肩膀或者腹部或牙痛表現,還可能噁心。
多數情況下,這是關節炎或肌腱發炎的反映。其他情況包括心臟病發作或者腹部病變。
下背痛還回伴隨的腿部疼痛,稱作“牽涉痛”,因為最可能的疼痛根源(在下背部)引起遠處特定區域的疼痛。這種類型的牽涉痛提示下背部有一條或一組神經受到損傷。
腹部不只有胃腸,還有膽囊、肝臟、脾臟等各種器官,所以有時候腹部疼痛的原因自己也說不清楚。如果腹部疼痛(左下腹部疼痛, 右下腹部疼痛, 下腹部疼痛, 左腹部疼痛, 左下腹疼痛, 下腹疼痛)劇烈到連呼吸都不順暢,持續1分鐘以上,並且伴有嘔吐、頭暈、37.5C 以上的發燒,就應該立即前往檢查。
如果是可以忍受的疼痛,首先控制飲食,或者去廁所排便,都能起到緩解的作用。腹痛中最常見的原因是便秘所致,所以及時排便可以刺激腸道蠕動,消除疼痛。如果按壓腹部使疼痛加劇,也要立刻找醫生診治。
腹痛是難以自我判斷的病症。所以一旦出現疼痛還是儘快找醫生診治比較好。
腹痛反復發作的人,大半是患有畏冷症、痢疾、便秘、腸道蠕動減慢等疾病。
腰部承載著上半身的重量和活動,所以負荷可以說是相當大的。一旦肌肉、椎間盤、腰椎、韌帶發生損傷,都會引起腰痛。腰痛又有因為舉重物等原因突然引起的急性腰痛,持續發作不易好轉的慢性腰痛。
如果發生急性腰痛,第一時間就要採取讓身體舒服的姿勢,安靜修養。橫躺、像蝦米一樣弓起身體、抱膝等都是可以選擇的姿勢。急性腰痛的80%-90%都是由於肌肉疼痛引起。在肌肉的周圍覆蓋著叫“肌膜”的物質,相當於我們常見的雞肉的那層白色薄膜。急性腰痛的時候,肌肉突然收縮傷及肌膜,引發肌膜炎,就產生疼痛。
大部份經由保守方法均可改善,日常生活的注意即可避免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