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百科

醫療百科

防心血管疾病突發

發表日期:2017/07/24

國人飲食逐漸西化,高油、高鹽等食物一口一口下肚,加上生活作息的不規律,導致我國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等病症日漸攀升;而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近十年來,台灣壯年死於心血管疾病比例從4.7%遞增為7.2%,增加幅度達五成之多,可見心血管疾病儼然成為了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

 

尤其是在氣溫驟降的季節,有關心血管方面疾病的民眾緊急救護案件也增多,為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突然發作造成「猝死」,平時應更加注重作息、飲食、菸害、血壓、過勞等問題,配合定期檢查,保持身體健康。

 

「猝死」就是心臟血管疾病突然發作,使心律不整而導致輸出血液不足,令腦部和部份身體器官缺氧,心臟也因停頓而死亡。

 

心臟病發作往往是突然且沒有預兆的,就算剛做完最詳細的健康檢查,但只要有心臟病的「危險因子」,就有可能因心臟病發作,甚至猝死,加上急性心臟病發作致猝死的案例已經年輕化,如本身為心臟病患者、抽菸、腰圍粗、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過度勞累等,平時應該更加注重身體保健。

 

國人職場工作壓力大,長期情緒緊繃、睡眠時間過少,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比常人高,再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期抽菸和喝酒過量,對健康的危害相當大。

 

另外,現代年輕外食族不注重飲食,加上運動量少,腰圍越來越粗,膽固醇、血壓、血糖、也逐年飆高,都讓心臟血管負擔加重,當血液中危險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飆高時,就容易造成血管阻塞,引發各種心臟血管疾病。

 

此外,中年和年輕男性的心臟病大約九成都跟抽菸有關,大川診所王祝任醫師建議民眾應該戒菸或少抽菸、血壓問題、過勞等,尤其熬夜狂歡,寒流來時沒有注意保暖、暴飲暴食,或突然心血來潮的劇烈運動等,都是對健康極大威脅。

 

只要固定的生活及飲食習慣,適度運動以及定期的健康檢查,就能讓我們遠離猝死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