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百科

醫療百科

壞死性筋膜炎

發表日期:2017/08/07

壞死性筋膜炎是一種生殖會陰部、肛門周邊不常見的感染病症。這種感染性質變化極大,而且其病程往往具有高度的致命性。所以對此疾病性質及其治療原則的充分了解是相當重要的。

  

是一種同步產生於肛門旁、會陰或生殖區之壞死性筋膜炎,其造成皮下小血管之栓塞,進而發展成其上層皮膚之壞死。此種血管栓塞,一般相信是因為皮下微生物擴散產生閉鎖性細小動脈內膜炎所造成。這種結果便造成了缺血性變化,使得皮下這個空間之各種微生物不斷的繁殖增生。

 

人體皮膚含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而皮下組織包含皮下脂肪,具有類似蜂窩狀的組織。如果皮膚發炎侵犯到皮下脂肪層,就稱之為蜂窩組織炎(cellulitis)。蜂窩組織炎之原因多數為細菌感染,少數為非感染,如嗜伊紅性蜂窩組織炎等。皮膚深部下方為深部筋膜及肌肉,若肝硬化等免疫低下宿主感染海洋創傷弧菌等會產生毒素之細菌,有可能侵犯到皮膚深部造成壞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嚴重蜂窩組織炎可造成軟組織壞死,與壞死性筋膜炎皆為嚴重之軟組織感染,可引發敗血症造成死亡,但在處理原則上有所不同。

 

壞死性筋膜炎外表與蜂窩組織炎有時相當類似,但致死率極高,必須及早就醫清創。依細菌感染分為第一型混合性感染,包括厭氧菌及腸內菌等;第二型單一菌種感染,如A型鏈球菌(俗稱噬肉菌),海洋創傷弧菌及嗜水產氣單胞菌。細菌侵犯皮膚,也侵犯深部筋膜及肌肉,引起皮下組織閉鎖性細小動脈內膜炎,造成小血管栓塞,導致組織缺血壞死,細菌常沿筋膜及皮下脂肪層間隙向周圍快速擴展,每小時約一英吋。

 

最常見的原因為肛門直腸的感染、泌尿生殖器之感染以及外傷性之損傷所造成。其中,未正確診斷和治療之坐骨直腸膿瘍、肛門周邊膿瘍及括約肌間膿瘍,常發生在臀、腹、會陰及四肢等筋膜組織豐富的部位,原因大多可查,包括繼發於腹、會陰部手術、臀部肌肉注射、皮膚擦傷、昆蟲咬傷等。

 

 

病人有以下疾病往往是高危險群:

 

  1. 糖尿病
  2. 年紀太大
  3. 長期臥床
  4. 惡性腫瘤
  5. 酒精中毒
  6. 接受類固醇治療
  7. 營養不良
  8. 接受放射線治療
  9. 接受免疫抑制劑之化學治療
  10. 感覺神經缺陷
  11. 腎臟衰竭
  12. 接受血液透析治療
  13. 器質性心臟病
  14. 血管炎
  15. 藥物濫用
  16. 肝硬化
  17. 紅斑性狼瘡
  18.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臨床初始很像蜂窩組織炎,但發病急驟、進展快、高燒,全身情況迅速惡化,進而產生全身性敗血症候及不同程度的神志變化。患部剛開始嚴重疼痛,但最後因組織缺血,侵犯表皮神經而造成知覺麻木;皮膚由紅色演變青銅色、紫色、黑色,傷口可能有血疱、化膿或惡臭,組織間最後有氣體產生,切開皮膚呈坑道狀,皮下組織及深層筋膜會廣泛壞死。可進行診斷性穿刺、吸出膿液及切開引流,看見筋膜壞死即可確診。

 

大川診所王祝任醫師表示壞死性筋膜炎的治療關鍵是及早診斷、及時切開引流,徹底清除壞死組織筋膜,以控制感染擴散。除非病患狀況不適合手術治療,否則單用抗生素治療效果較差。除使用足夠且適當之抗生素,並給予患者足夠的支持治療外,一定要儘速施行手術治療。由表面皮膚之狀況,無法判斷感染之程度,所以手術者要有廣泛性清創之準備。第一次手術即須對被侵犯之部份,擴創到看見完全正常組織為止,以除去所有無法存活之組織,阻斷持續之發炎及毒性反應。之後仍須多次進出手術室,施行多次之擴創處理。如果擴創處理做得完全且適當,病人病況可以很快獲得改善。病患存活與否﹐與積極之清創有絕對的相關。

 

及早發現早期診斷積極清創,才是治療此疾病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