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百科

醫療百科

Q: 什麼是血壓?

發表日期:2013/05/29

Q:什麼是血壓?

 

A:血壓就是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也是人體用來把血液從心臟送到組織去的動力。

1. 收縮壓:心臟收縮打出血液所測得的血壓。

2. 舒張壓:心臟舒張血液回流所測得的血壓。

 

 

Q:血壓的測量,什麼叫做收縮壓?什麼叫做舒張壓?超過何種範圍叫做高血壓

 

A:血液打到血管壁的壓力稱為血壓,測量出來的血壓有二種,較高的血壓稱為收縮壓,較低的血壓稱為舒張壓,收縮壓是當心臟收縮把血液打到大動脈時所測得的血壓,此時血壓最強;舒張壓是心臟在不收縮時,也就是心室開始儲存由身體各部分流回的血液時所測得的血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收縮壓在超過140mmHg,舒張壓超過90mmHg就稱為高血壓。依據2002年高血壓預防、評估及治療之聯合國際委員會的第七次報告(JNC7),18歲以上之成年人,其理想血壓是,收縮壓120mmHg且舒張壓80mmHg以下。收縮壓在130~139mmHg或舒張壓在85~89mmHg為高血壓前期。收縮壓在140mmHg以上或是舒張壓在90mmHg以上則為高血壓。基本上在高血壓前期的時候還不需用藥,但應好好注意生活習慣的調整以免情況惡化成為高血壓患者。

 

 

Q:平時量一次血壓,發現血壓高,就表示罹患高血壓嗎?

 

A:血壓就是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也是人體用來把血液從心臟送到組織去的動力。

1. 高血壓是指動脈血壓持續升高。因此,在懷疑高血壓時,需在不同日另行監測二次以上,而不同時間內測得血壓都有升高情形時,才能夠診斷為高血壓。單獨一次量得血壓過高並不表示就有高血壓,除非血壓值非常高(超過210/120毫米汞柱)。所以,平時定期測量血壓是需要的。

2. 18歲以上成人血壓分類標準(單位:mmHg毫米汞柱)。

血 壓 分 類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正 常 血 壓   <120mmHg   和  <80mmHg
高 血 壓 前 期  120-139mmHg  或  80-89mmHg
第一期高血壓  140-159mmHg  或  90-99mmHg
第二期高血壓  ≧160mmHg   或  ≧100mmHg

 

 

Q:急性中風時,若發現血壓偏高是否要立即用藥把血壓降下來?

 

A:俗稱的中風,可分成缺血性以及出血性兩種。中風的急性期常常合併高血壓。在血管阻塞的腦梗塞時,血壓升高可以讓腦部血流增加,若將血壓降下,會增加罹病率及死亡率,所以在急性期應避免降低血壓。在病人還沒穩定下來以前,除非收縮壓高於220mmHg,舒張壓高於130mmHg,或是高血壓傷及其他器官,不然不要處理高血壓。在慢性高血壓合併顱內出血的病人,需有比正常還高的血壓以維持腦的灌流壓力,將血液送達腦部,但是血壓不能過高,應維持收縮壓在160mmHg左右。降壓時,宜使用口服降血壓藥物,不要使用舌下、肌肉或靜脈注射,以免血壓急速下降而造成二次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