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百科

醫療百科

Q:膽固醇高達250,是否應該吃藥控制血脂肪?

發表日期:2019/03/07

A:高血脂症是由於血中脂肪物質過高所產生的疾病,它是造成動脈硬化症和心臟病發生的一個重要危險因子。

高血脂症又可分為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酯血症,及混合型高血脂症。針對血中的膽固醇來說,正常理想值為總膽固醇值<200 mg/dL;總膽固醇值介於200至239mg/dL稱為邊緣性高膽固醇血症,>240mg/dL則為高膽固醇血症。

大部分的高血脂症沒有明顯的症狀。當發現血脂肪異常時,應再加做完整的血脂蛋白檢驗,包括低密度血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血脂蛋白HDL。其中高密度脂蛋白可保護心臟減低心臟病的發生率,又稱為「好膽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因與心臟病的發生息息相關,故又稱為「壞膽固醇」。 臨床上訂定治療目標時除了參考血中總膽固醇值外,還應考慮是否患有心臟血管性疾病,及是否具有「冠心症危險因子」,

 

包括:
1.年齡 : 男性≧45歲、女性≧55歲。
2.家族史。

3.高血壓
4.高密度膽固醇<40 mg/dL。
5.吸菸。
6.糖尿病

 

一般如果沒有心臟血管疾病,也沒有超過二個心臟病危險因子,若血中總膽固醇超過240 mg/dL時可以先從飲食及運動等生活型態的改善來控制膽固醇,三至六個月後再追蹤膽固醇,若無法達到目標值,再使用藥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