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百科

醫療百科

代謝症候群系列-血糖高一點沒關係?淺談糖尿病前期

發表日期:2023/06/26

       血糖偏高在健檢報告常常發現,通常報告紅字,但尚未符合糖尿病標準,我們就稱之為「糖尿病前期」,那麼標準是如何呢?

 

血糖正常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飯前血糖(mg/dL)

<100

100~125

≧126

飯後血糖(mg/dL)

<140

140~199

≧200

糖化血色素(%)

<5.7

5.7~6.4

≧6.5

       糖尿病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會歷經胰島素分泌過多、胰島素分泌減少,到最後胰臟功能剩下50%確診糖尿病,在這當中,若能及時早期介入,就能延緩甚至逆轉糖尿病!

https://www.healthtalks.com.tw/FileUpload/AllImage/OldImg_4479.png

       根據研究顯示,約90%的糖尿病前期病友,最後都會確診糖尿病,早期介入改善糖尿病前期狀況,延緩糖尿病發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這也是為什麼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對於您的血糖報告的紅字,會特別的注意。

      那要怎麼樣才能預防糖尿病發生呢?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注意:

1.飲食:古人常云:「病從口入。」控制飲食對於血糖偏高,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除了一般人認為甜的不要吃,還要注意主食如飯、麵、麵包、地瓜、南瓜、芋頭、綠豆、紅豆,水果及乳製品的量,多吃蔬菜、豆魚蛋肉類為宜。

2.運動:運動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幫助飯後血糖下降,以及增加胰島素敏感度。建議一星期至少要有150分鐘中高強度運動(運動到微喘,可以說話但不能唱歌的程度)。

3.減重:有些人的血糖偏高是因為肥胖導致,通常這群人的BMI≧27kg/m2,又稱為「糖胖症」。研究顯示這群人只要能靠飲食、運動減重7%,就能改善糖尿病前期狀況,回復到正常血糖數值。

4.減少或戒除成癮物質:菸、檳、酒會造成身體的發炎物質濃度變高,增加胰島素阻抗性,造成血糖升高,若能減少甚至戒除成癮物質,有助於改善血糖偏高的症狀。

       同時,為了驗證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建議您也可以早期介入測血糖,測量一次飯前+飯後的血糖,實驗看看到底什麼食物會造成血糖升高?份量要吃多少才能讓血糖好又能滿足口腹之慾?也建議若您有加入代謝症候群計畫,每三個月做一次飯前血糖、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的複驗,了解自己還有哪些方向可做調整。

       生活習慣的調整必然辛苦,但是如果能夠避免疾病的發生、讓自己的生活品質更好,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