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偏高在健檢報告常常發現,通常報告紅字,但尚未符合糖尿病標準,我們就稱之為「糖尿病前期」,那麼標準是如何呢?
|
血糖正常 |
糖尿病前期 |
糖尿病 |
飯前血糖(mg/dL) |
<100 |
100~125 |
≧126 |
飯後血糖(mg/dL) |
<140 |
140~199 |
≧200 |
糖化血色素(%) |
<5.7 |
5.7~6.4 |
≧6.5 |
糖尿病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會歷經胰島素分泌過多、胰島素分泌減少,到最後胰臟功能剩下50%確診糖尿病,在這當中,若能及時早期介入,就能延緩甚至逆轉糖尿病!
根據研究顯示,約90%的糖尿病前期病友,最後都會確診糖尿病,早期介入改善糖尿病前期狀況,延緩糖尿病發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這也是為什麼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對於您的血糖報告的紅字,會特別的注意。
那要怎麼樣才能預防糖尿病發生呢?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注意:
1.飲食:古人常云:「病從口入。」控制飲食對於血糖偏高,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除了一般人認為甜的不要吃,還要注意主食如飯、麵、麵包、地瓜、南瓜、芋頭、綠豆、紅豆,水果及乳製品的量,多吃蔬菜、豆魚蛋肉類為宜。
2.運動:運動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幫助飯後血糖下降,以及增加胰島素敏感度。建議一星期至少要有150分鐘中高強度運動(運動到微喘,可以說話但不能唱歌的程度)。
3.減重:有些人的血糖偏高是因為肥胖導致,通常這群人的BMI≧27kg/m2,又稱為「糖胖症」。研究顯示這群人只要能靠飲食、運動減重7%,就能改善糖尿病前期狀況,回復到正常血糖數值。
4.減少或戒除成癮物質:菸、檳、酒會造成身體的發炎物質濃度變高,增加胰島素阻抗性,造成血糖升高,若能減少甚至戒除成癮物質,有助於改善血糖偏高的症狀。
同時,為了驗證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建議您也可以早期介入測血糖,測量一次飯前+飯後的血糖,實驗看看到底什麼食物會造成血糖升高?份量要吃多少才能讓血糖好又能滿足口腹之慾?也建議若您有加入代謝症候群計畫,每三個月做一次飯前血糖、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的複驗,了解自己還有哪些方向可做調整。
生活習慣的調整必然辛苦,但是如果能夠避免疾病的發生、讓自己的生活品質更好,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回到最上方
Copyright © 2020 Dajun Dachan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Maya.
大鈞診所大川診所,板橋在地醫療院所
服務項目:
皮膚科,
糖尿病,
骨科,
復健科,
物理治療,X光,皮拉提斯,肌內效,網球肘,媽媽手,門診手術,雞眼,水腫,甲狀腺,乳房,過敏,耳鳴,眩暈,甲溝炎,五十肩,足底筋膜炎,B肝,C肝,巴金森氏症,自律神經,增生療法,PRP,高血壓,脂肪瘤,耳鼻喉科,腸胃科,胃鏡,大腸鏡,無痛大腸鏡,無痛胃鏡,板橋大腸鏡,板橋胃鏡,
健康檢查,
骨質疏鬆,膽固醇,腎臟,氣喘,失眠,睡眠障礙,整形外科,皮秒雷射,picoway,音波拉皮,電波拉皮,雙眼皮,眼袋,臥蠶,舒顏萃,漪漣絲,肉毒,玻尿酸,板橋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