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百科

醫療百科

如何解讀A、B、C肝炎的報告

發表日期:2019/01/22

A型肝炎:

 

  • IgG-A 型肝炎抗體 (IgG-anti-HAV)呈現陽性時,表示已經感染過A型肝炎。此抗體終生存在,且具有保護作用,不會再感染A型肝炎。
  • IgM-A 型肝炎抗體 (IgM-anti-HAV)呈現陽性時,就表示最近感染過 A 型肝炎。受到感染後,先出現此抗體,之後再出現 IgG抗體。
  • A型肝炎的主要傳染途徑是經由口腔傳染,所以預防A型肝炎傳染的最佳方式就是注重飲食及飲水的衛生,絕不生食。

 

 

B型肝炎

 

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和病毒的存在有關,此檢查呈陽性時,表示體內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存在,陽性結果持續超過六個月時,代表是B型肝炎帶原者。

 

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

此抗體能中和表面抗原,具有保護作用。此檢查呈陽性時,表示體內有此抗體存在,對B型肝炎病毒已經有免疫力。例如注射B型肝炎疫苗或曾感染過B型肝炎而復原且目前沒有B型肝炎者(即表面抗原陰性)。

 

B型肝炎 e抗原:( HBeAg ):

和病毒的複製有關,B型肝炎病毒在人體內大量繁殖的時候,會製造一種蛋白質,稱為 e抗原。它代表病毒活性的指標,傳染力很高。

 

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可區分為母子傳染及水平傳染。

 

  • 母子傳染(又稱重直傳染):是指帶原的母親,在生產前後將B型肝炎傳染給新生兒。
  • 水平感染:是指帶有病毒的血液或體液,進入有傷口的皮膚或黏膜而傳染。輸血、打針、血液透析、針灸、穿耳洞、刺青、共用牙刷、共用刮鬍刀,都可能是B型肝炎的水平傳染途徑。

 

預防B型肝炎傳染就是接受B型肝炎疫苗接種,產生免疫力。這是一勞永逸的方法。

 

 

C型肝炎

 

  • C 型肝炎病毒 (HCV) 乃是一種經由血液傳染的病毒,篩檢C型肝炎,可檢查血液的C型肝炎抗體(Anti-HCV)或以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檢測血液中C型肝炎病毒 (HCV -RNA)。
  • C型肝炎抗體陽性,表示曾感染過或是現在是C型肝炎患者
  • C型肝炎抗體不具保護作用,受感染者大多有C型肝炎的抗體。C型肝炎抗體陰性,可能是未曾感染或是剛感染但處於空窗期,抗體尚未產生,最好三至六個月後再追蹤一次。
  • C型肝炎病毒的散播也是經由體液傳播。
  • 要避免接觸傳染C型肝炎的途徑;譬如不必要的打針、共用牙刷、共用刮鬍刀以及重複使用同一針頭做針灸,穿耳洞、刺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