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醫學的減重治療中,非侵入性的治療有運動、飲食控制、低卡代餐、行為調整、以及合法葯物;而侵入性的治療就是減重手術。
對於病態性肥胖的患者,手術治療仍是最有效且持久的方式。對於僅是過重或輕微肥胖的族群,非侵入性的治療也就足夠;但是對於未達手術標準卻已嚴重肥胖的患者,在過去始終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治療的方式,但這個族群也是代謝症侯群、糖尿病及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的危險因子。
衞生署核可的胃內水球正是可以有效填補手術治療及保守治療之間空隙的工具。
它主要作用的原理是會佔據部份胃內的空間以減少進食量;此外,食物從胃進入十二指腸的排空因受到水球阻擋而變緩,使得食物在胃內停留較久,因此在裝置後會有持續的飽足感。
值得注意的是,它只是一個輔助工具,病人要配合飲食及運動,才能達致理想效果。
胃內水球治療不是手術,胃內水球減重術是利用胃鏡輔助將水球放置於胃內,藉由將胃部分填滿減少食欲,減緩胃排空時間及誘發飽足感來幫助減重。
水球是一個未填充的矽膠水袋,待放入胃中後會充入400至700毫升的生理食鹽水,大約兩碗飯的體積,因此在放置後會有持續的飽足感。
水球放置的時間最長可達6個月,之後也是藉由胃鏡輔助取出。
胃內水球是安全及可還原的減重方法,不需把身體器官切除也不影響腸胃吸收,卻能達到顯著的減重效果,減去體重的比例最高可達35%,而平均也有約15%左右。對於已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的患者,減去的體重可以有效的減少藥物使用及改善疾病的嚴重程度。
雖然胃內水球被視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減重方法,然而並非所有人皆適合,例如曾接受胃部手術、本身有消化性潰瘍、咽喉及食道結構異常、有大的裂孔疝氣、患有精神病、酒精或藥物成癮、懷孕及哺乳、無法配合醫師指示及按時回診等等,皆不適合。必須經過醫師仔細評估後在做處置。
此外,在水球置入的期間最好養成良好及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並在水球移除後繼續保持,才不至於復胖。
胃內水球在放置後一周內左右會出現程度不一的腹痛、腹脹、噁心、嘔吐及胃食道逆流等不適,在水球留置的期間必須服用胃酸抑制劑來保護胃壁,然而隨著身體慢慢適應及配合藥物的使用,不適的感覺會漸漸緩解。
在治療期間,病人應盡量避免服用阿斯匹靈、消炎止痛藥、抗凝血藥劑等。
而在食物的選擇上則以均衡為主,並避免過度進食。在水球存在的六個月內需盡量養成良好的 飲食及運動習慣,透過改變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已達至長期控制體重的效果,才是健康維持理想體重的正確態度。
水球破裂的情況雖然極為罕見,但仍是有可能發生的併發症。此情況大部分發生於放置水球多於六個月的時侯,所以建議水球需要在 六個月內取出或更換。水球破裂本身沒有害處,但是充水不足的水球可能由胃部到達小腸,若腸道太過狹小,水球便會無法通過而形成腸塞的現象,可能需要用手術將它取出。因此醫生會用藍色生理鹽水注入水球,如水球破裂,病人的尿液會變為藍綠色,病人可及早發覺並通知醫生把水球提前取出。從X光片中可看到水球在胃內的位置。
大部分的病患放完水球後的極少數的病患可能會出現併發症,包括水球漏水,胃潰瘍,胃穿孔,腸阻塞等等,所以在接受水球置放前仍必需經由專科醫師做詳細的評估及說明。若治療期間身體出現異常,要立即通知醫師並尋求醫療協助。此外,在水球置入的治療期間必須要養成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並在水球移除後繼續保持,避免先前減去的體重,在水球移除後又悄悄上身。
大川診所腸胃科翁健緯醫師建議:
胃內水球是一種安全又有效的減重方法,能在6個月的時間輕鬆減去有感重量,既沒有手術的風險也沒有藥物減肥的副作用,是肥胖患者減重的好選擇。